Index   Back Top Print

[ AR  - DE  - EN  - ES  - FR  - IT  - PL  - PT  - RU  - ZH_CN  - ZH_TW ]

教宗方濟各

第 55 屆世界和平日文告

2022 年 1 月 1 日

建立持久和平的工具是:

教育、工作與世代間的對話

1. 「那宣布和平者的腳步,在山上是多麼美麗啊!」(依五二 7)

依撒意亞先知的這番話所傳達的安慰和釋然,是要給在流亡中飽受凌辱、暴力和壓迫,喪失尊嚴、生死不定的以色列人民。先知巴路克因觸景傷情而自問:「以色列!這是什麼事呢?怎麼你竟住在敵人的國內,在異地衰老,與亡者同污,與降入陰府的人同列呢?」(巴三 10~11)。和平使者的來到,正是以色列人民重生於歷史廢墟的希望──一個光明未來的開始。

今天,令人難過的是,和平之路──也就是教宗聖保祿六世所給予的新名稱:整體發展1 ──仍距離許多男男女女的真實生活十分遙遠,因此與我們人類大家庭也十分遙遠,而這個大家庭已完全彼此相連。儘管有無數的努力,以促成國與國之間建設性的對話為目標,然而,戰爭和衝突那震耳欲聾的吵鬧聲依然有增無減,與此同時,流行病擴展蔓延,氣候變遷的影響和環境品質都日益惡化,飢饉乾渴的悲劇也逐年增加,並在個人主義而非互助共享的經濟模式之下繼續重演。我們這個時代,與古時先知時代一樣,窮人和大地的呼喊聲2 不斷地提升,哀求要得到正義與和平。

在任何時代,和平同時是上天所賜予的恩典,以及人類共同努力的成果。確實,我們可以說那是和平的「建造」──社會的各個不同機構都要有所貢獻;也是和平的「工藝」──每一個人都要參與。3 我們全體都能共同合作去建造一個更和平的世界:從每個人的心中開始,而又從每個人在家庭中和社會上的關係開始,以及從人與環境的關係,直到民族與民族、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開始。

在此我願提出締造持久和平的三條途徑。首先是世代之間的對話,作為實現合作計畫的基礎。第二是教育,作為自由、責任和發展的要素。最後是工作,為充分實現人類尊嚴。這是為「締結社會契約」4 所不可或缺的三個要素,沒有這三個要素,每一個和平計畫都無法持之以恆。

2. 以世代之間的對話來建立和平

這個世界仍然被疫情所引發的許多問題箝制著,「有些人試圖躲進自己的世界來逃避現實,也有人以破壞性的暴力對抗現實,但是在自私地表現冷漠和暴力地作出抵抗之間,我們總有可能作出另一選擇:對話。世代間的對話。」5

一切真誠的對話,除了正確和積極地交換意見外,還需要參與對話者之間的基本信任。我們必須學會如何重拾這種彼此之間的信任。當前的公共健康危機已增加了我們的孤立感和自我封閉的傾向。老年人的孤獨感緊隨著青年人面對未來而缺乏願景的無助感。此一危機確實令人痛苦,但也能激發出我們最好的一面。的確,在這疫情期間,我們在世界各地都看到了許許多多憐憫、分享、互助團結的例子。

對話意即彼此聆聽、分享不同的觀點,達到共識並同道偕行。在不同世代間的對話中促成這一切,意思就是打破衝突和丟棄文化的硬土,好能播下持久和共同分享和平的種子。

雖然技術和經濟的發展經常造成世代之間的隔閡,但當前的危機也讓我們看到世代之間急需一種夥伴關係。青年人需要長者的智慧和經驗,而較年長者則需要青年人的支持、愛戴、創造力和動力。

重大的社會挑戰和締造和平的過程,必然需要記憶保有者──即年長者,與推動歷史向前的青年人之間的對話。每一方都必須願意為對方留下空間,而不是為追求自己眼前的利益而堅持壟斷全部的狀況,就彷彿沒有過去與未來一樣。我們正經歷的全球危機讓我們更清楚,世代之間的接觸與對話,應該是一個健全政治背後的驅動力,這個健全的政治不能以「零星的修補或倉卒的方案」6 來處理當前的問題,而是以愛他人為最卓越的形式,7 去尋求未來共同及永續的方案。

如果在困難中,我們能練習這種世代間的對話,「將能穩固地扎根於當下,並從這個位置探討過去和未來:回顧過去,從歷史學習,治癒那些不時影響我們的創傷;展望未來,激發熱情,讓夢想萌芽,喚起預言,滿懷希望。當我們團結一致,我們可相互學習。」8 因為若是沒有根,樹木要如何成長結果呢?

照料受造界,正是我們要一起關心的事情。事實上,環境「是一份借用的禮物,每一世代必須留傳給下一代。」9 所以,那些為一個更公義的世界而努力的眾多青年人,都必須被讚賞並予以鼓勵,因為這世界是託付給我們管理,要我們維護的。在面對急需改變歷史方向10的挑戰時──而這日常生活的挑戰帶來倫理和社會環境上的困難──他們不眠不休,並以熱忱,尤其是帶著一份責任感在為此而努力。11

另一方面,共同建造和平道路的機會,也不能忽視教育和勞動,那是為世代間對話所特別需要的環境和背景。教育為世代間對話提供了基本原理,而不同世代的男女應在勞動的經驗中,發現他們能夠合作並為了社會的福祉而分享自己的知識、經驗和技能。

3. 以教導和教育作為和平的驅動力

近幾年來,用於教育和訓練的資金大幅減少,此現象全世界皆然,大家多半把這些資金視為開支,而不認為那是投資。然而教導和教育是促進人類整體發展的主要工具;它們讓個人更加自由、更負責任;也是捍衛並促進和平所不可或缺的。換而言之,教導和教育是一個能讓有凝聚力的民間社會產生希望、繁榮和進步的基礎。

但軍事支出的增加反而超過冷戰時期後的軍事開支,而且似乎還會一直暴增。12

因此,現在正是國家政府發展經濟政策的好時機,翻轉用於武器的公共基金及投資於教育基金的比例,刻不容緩。此外,釋出財金資源,以適當的方式將之用於醫療保健、學校、基礎建設、土地關懷等等,才能使真正的國際裁軍程序大力促進國家民族的發展。

我希望在投資於教導和教育的同時,也能更努力於促進「關懷的文化」13,在面對社會分裂和反應遲鈍的機構時,關懷的文化可以成為一個共同語言,致力於破除障礙、建立橋梁。「當國家內豐富多樣的文化之間進行建設性的對話,國家才能發展。這些文化包括大眾文化、大學文化、青年文化、藝術文化、技術文化、經濟文化、家庭文化和媒體文化。」14 因此,必須透過「一個為未來世代及與未來世代的全球性教育協定,讓家庭、社區、學校、大學、機構、宗教、政府及整個人類家庭致力於培養成熟的人」 15,藉此打造一個嶄新的文化典範。這協定是根據一種和平文化的模式,以 友愛為中心的發展和永續性,以及人類和環境間的協定,來促進整體性的生態教育。16

我們可投資於教育和訓練年輕世代,並透過一個目標明確的培育方案,藉此幫助他們,把他們帶到勞動市場上的適當位置。17

4. 以促進就業機會和保障勞動來建立和平

勞動是建立和維持和平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讓我們表達自己和我們的天賦、我們的承諾,我們的辛勞,以及與他人的合作,因為我們總是要與某些人,或為某些人工作的。從這個明確的社會角度來看,我們是在工作場所中學習致力建造一個更適宜居住且更美好的世界。

面臨眾多挑戰的勞動市場,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更是雪上加霜。數百萬的經濟和生產活動停擺,短期工人越來越沒有保障;許多提供大眾生活必要服務的勞動者,他們的公眾和政治形象變得更低;在許多情況下,遠距教學已導致學習不足,而且會使學業完成的時間延後。此外,剛進入就業市場的青年人以及最近失業的成年人,他們都前景黯淡。

尤其是非正規經濟──其中往往牽涉到移工──受到經濟危機破壞性的衝擊。其中有許多人往往不受國家法律的承認,好像不存在一樣。他們及他們的家人生活在極度不安穩的情況下,成為各種奴役形式的受害者,而且沒有受到任何福利制度的保護。目前全世界的勞動人口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享有社會保障制度,或是極其有限的福利。在許多國家中,暴力和有組織的犯罪也在增加,侵犯人民的自由與尊嚴,毒害經濟,阻礙共同利益的發展。對此,唯一的解答就是擴大有尊嚴的就業機會。

事實上,勞動是每一個團體建立正義與互助團結的基礎。因此我們的目標不應該是「科技的進步日漸取代人類的工作,因為這樣做對人有害。工作是必要的,它代表人生在世的部分意義,是成長的途徑,使人類發展和個 人滿全。」18 我們必須集思廣益,共同努力,為能創造出解決方案與條件,提供機會給就業年齡中的每一位,好使他們透過工作,對家庭生活及整個社會都能有所貢獻。

現在比任何時候更迫切需要在全世界推動良好和有尊嚴的工作條件,為促進公益以及照料受造物。創業的自由需要得到保障和支援,同時我們必須努力,使大家的社會責任感得以更新,而不是把利潤視為唯一的主導準則。

從這個角度來看,那些敦促各種企業尊重勞工基本人權的倡議,都必須在各個層面上推動、被接納和予以支援,不僅提高消費者的意識,也藉此提升各機構及民間社團和企業組織的敏銳度。隨著企業界越來越意識到他們在社會上的角色,他們就越能成為人性尊嚴受尊重的地方。這樣他們就能對建立和平有所貢獻。由此看來,政治界蒙受召叫扮演積極的角色,去推動經濟自由和社會正義之間公正的平衡。所有在這領域工作的人──從天主教工人到企業家──都能在教會的社會訓導中找到明確的指導方針。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正當我們設法齊心協力,為能脫離這疫情時,我願再次感謝所有以慷慨之心及責任感,在教導、捍衛人權、提供醫療照顧、促成家庭成員和病人之間的相聚,並為貧窮和失業者提供經濟支援的那些人。我會在祈禱中記得那些受難者及他們的家人,繼續為他們祈禱。

我向政府領袖及所有擔負政治和社會責任的人士,向教會團體的牧者和牧靈工作者,向所有善心男女人士呼籲:讓我們懷著勇氣和創意,一起在「世代間的對話」、「教育」和「工作」的途徑上同行。願越來越多的人士以謙遜和勇氣,日日努力,默默地成為和平的工匠。願和平的天主時時領導他們,並且以祂的降福陪伴他們!

方濟各

發自梵蒂岡

2021 年 12 月 8 日

 

(臺灣明愛會 恭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參閱:《民族發展》通諭(1967 年 3 月 26 日),76 以下。

2 參閱:《願祢受讚頌》通諭(2015 年 5 月 24 日),49。

3 參閱:《眾位弟兄》通諭(2020 年 10 月 3 日),231。

4 同上,218。

5 同上,199。

6 同上,179。

7 參閱:同上,180。

8 《生活的基督》宗座勸諭(2019 年 3 月 25 日),199。

9 《願祢受讚頌》通諭(2015 年 5 月 24 日),159。

10 參閱:同上,163、202。

11 參閱:同上,139。

12 參閱:向第四屆巴黎和平論壇的與會者致詞,2021 年 11 月 11~13 日。

13 參閱:《願祢受讚頌》通諭(2015 年 5 月 24 日),231;2021 年世界和平日文告:「關懷的文化作為和平之路」(2020 年 12 月 8 日)。

14 《眾位弟兄》通諭(2020 年 10 月 3 日),199。

15 參閱:全球教育協定影片訊息:一同眺望(2020 年 10 月 15 日)。

16 參閱:高級別氣候雄心峰會影片訊息(2020 年 12 月 12 日)。

17 參閱:若望保祿二世,《人的工作》通諭(1981 年 9 月 14 日),18。

18 《願祢受讚頌》通諭(2015 年 5 月 24 日),128

 



Copyright © Dicastero per la Comunicazione - Libreria Editrice Vatic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