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良十四世
青年禧年慶典閉幕彌撒講道
托爾維爾加塔,常年期第十八主日,2025 年 8 月 3 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親愛的青年人:
在昨晚的守夜祈禱之後,今天我們再次聚首,一同慶祝聖體聖事——這是主完全將自 己賜給我們的聖事。我們今天可以想像自己正重溫復活主日傍晚,門徒走往厄瑪烏的 那段旅程(參閱:路廿四 13~35):他們從耶路撒冷出發時,滿懷恐懼與失望,深信在 耶穌死亡之後,已無可期待,也無所寄望。但隨後,他們在旅途中遇見了祂,歡迎祂 作為同行的伴侶,傾聽祂講解聖經,並在擘餅時認出了祂。他們的眼睛開了起來,復 活節的喜訊也進入了他們的心中。
今天的禮儀雖未直接提及這段福音事跡,但卻邀請我們反思其中所述的經驗:與復活 主相遇的經驗──祂改變我們的生命,照亮我們的情感、渴望與思想。第一篇讀經取 自《訓道篇》,它邀請我們如同那兩位門徒一樣,學習面對自身的有限,以及萬物皆轉 瞬即逝的現實(參閱:訓一 2;二 21~23)。
同樣地,答唱詠也向我們呈現了一幅圖像:「有如剛出生的嫩苗青草;早晨雖然旺盛繁 茂,傍晚割去即形枯槁。」(詠九十 5~6)
這兩個強而有力的提醒,也許會讓人感到震驚,但它們不應該使我們害怕,好像這些 是「禁忌」的話題而必須回避。其實,這種脆弱正是受造界奇妙奧祕的一部分。想一 想草地的畫面:一片繁花盛開的田野難道不美麗嗎?當然美麗!但它同時也非常脆 弱,由無數細小易折、容易乾枯的莖葉組成。
然而,這些花朵一凋謝,立刻就有新的花朵從它們之後冒出來,吸取先前花朵腐化於 土壤中的養分而茁壯成長。田野正是透過這樣不斷更新的循環而存續下來。即使在寒 冷寂靜的冬季,一切彷彿沉睡無聲,大地深處的生命力依然在悄悄運作,為春天的萬 紫千紅默默準備著。
親愛的朋友們,我們也是這樣受造的,天主正是為這個目的創造了我們。我們並非被 造為過著一成不變、理所當然的生活,而是被召叫活出一種在愛中不斷自我奉獻、持 續更新的生命。正因如此,我們內心總渴望著某種「更高的事物」,這是任何受造之物 都無法滿足的渴望;我們感受到一種深切而熾熱的渴求,這世上的任何飲品都無法解 渴。
既然如此,就讓我們不要用廉價的模仿品來欺騙我們的心靈吧!相反,我們要聆聽內 心的呼聲!讓我們把這份渴望轉化為墊腳石,就像孩子踮起腳尖,只為透過那扇通往 天主相遇的窗戶窺見祂的面容。這樣,我們就會發現自己站在祂面前——祂正等待著 我們,輕聲叩響我們靈魂的窗戶。(參閱:默三 20)
特別是在年輕的時候,敞開心門,讓祂進入,並與祂一起踏上這段邁向永恆的奇妙旅 程,是何等美麗的事啊!
聖奧斯定在省思他那對天主的熱切尋求時,曾自問道:「那麼,我們希望的對象是什麼 呢?……是大地嗎?不是。是來自大地的某樣東西嗎,例如黃金、白銀、樹木、農作 物或水嗎?……這些事物令人喜愛,這些事物美麗,這些事物是好的。」(《講道集》 313/F,3)而他所達至的結論是:「尋找那創造這一切的主宰吧,祂就是你的希望。」 (同上)
想到自己的旅程,他向天主祈禱說:「主啊,祢在我內,而我卻在外,在外面我尋找祢…… 祢召叫我,大聲疾呼,打破了我的耳聾;祢閃耀,祢發光,驅散了我的失明;祢散發 祢的芬芳,我吸入它,如今我渴望祢;我曾嘗過祢(參閱:詠卅四 8;伯前二 3),如 今我更飢渴地渴望(參閱:瑪五 6;格前四 11);祢觸摸了我,我便為祢的平安燃燒起 來。」(《懺悔錄》卷十,27)
這些話語十分美麗,也讓我們想起教宗方濟各在里斯本普世青年節時對你們一樣的年 輕人所說的話:「我們面對的是沒有簡單或立即答案的重大問題,但這些問題促使我們 繼續前行,超越自我,超越當下……我們被召喚向更高處邁進,然而若不先展翅飛翔, 我們永遠無法翱翔。因此,若我們感受到內心的渴望、不安、對意義與未來的未竟盼 望,不應該感到恐慌……我們不該沉睡,而該活得充實!」(2023 年 8 月 3 日 致大學 生講話)
我們心中有一個燃燒的疑問,一種對真理的渴求,讓我們無法忽視,促使我們自問: 什麼是真正的幸福?生命的真義為何?什麼能解救我們,擺脫空虛、無聊與平庸的束 縛?這幾天來,你們經歷了許多美好的時刻。你們遇見了來自世界各地、擁有多元文 化背景的年輕人,彼此交換知識、分享期望,並透過藝術、音樂、科技與運動,與這 座城市展開了對話。
當你們在大競技場(Circus Maximus)時,也走近了和好聖事,接受了天主的寬恕, 並懇求祂幫助你們過一個美好的生活。藉由這一切,你們可以領悟一個重要的道理: 我們生命的圓滿並不依賴於我們所積存的財物,正如福音中所說的,也不在於我們擁 有多少(參閱:路十二 13~21)。真正的充實在於我們喜悅地接納與分享(參閱:瑪十 8~10;若六 1~13)。購買、囤積和消費沒法滿足人心。我們需要抬起眼睛,仰望「天 上的事物」(哥三 2),明白世上的一切只有在它幫助我們與天主及弟兄姊妹在愛德中 共融,幫助我們在「憐憫、仁慈、謙卑、良善和含忍」(哥三 12)中成長,並且實踐 寬恕(參閱:哥三 13)與平安(參閱:若十四 27),效法基督(參閱:斐二 5)時, 才有其真正的意義。透過這樣的生活,我們將更深刻地體會希望不會落空的含義,因 為天主的愛已藉著賜給我們的聖神澆灌在我們心中。(參閱:羅五 5)
親愛的年輕朋友們,耶穌是我們的希望。正如聖若望保祿二世所說:「是祂激發你們內 心渴望,在你們的生命中成就偉大的事業……致力於自我完善和社會進步,使這世界 變得更加有人情味和兄弟情誼」(第十五屆普世青年節前夕祈禱守夜,2000 年 8 月 19 日)。讓我們始終與祂緊密聯合,常在祂的友誼中成長,透過禱告、敬禮、領受聖體、 頻繁告解和慷慨施愛來培養這份友誼,效法即將被冊封為聖人的皮耶‧喬治‧弗拉薩 蒂(Piergiorgio Frassati)和卡洛‧阿庫蒂斯(Carlo Acutis)的榜樣。
無論身在何處,都要立志成就偉大事業,追求聖潔,不要輕易妥協。如此,你將看到 福音之光每日在你心中和周圍漸漸綻放。
我將你們託付給聖母瑪利亞——我們的希望之母。在她的幫助下,當你們未來幾天返 回各自的國家,無論身處世界何地,都要喜樂地跟隨救主的腳步,並將你們的熱情與 信仰見證傳播給每一個你們遇見的人!祝你們回家旅途平安!
梵蒂岡新聞網 中文翻譯: https://www.vaticannews.va/zht/pope/news/2025-08/pope-leo-jubilee-youth-closing-mass-homily-full-text.html
Copyright © Dicastery for Communication - Libreria Editrice Vatic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