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
第 38 屆世界青年日文告
2023 年 11 月 26 日
「活出望德的喜樂」(參閱:羅十二 12)
親愛的青年們:
今年八月剛過,我與你們數十萬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儕相遇,一起在里斯本 慶祝世界青年日。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疫情期間,我們仍盼望基督和青年們 相遇的重要時刻能成真。而我們的盼望真的實現了,對於許多在場的人來 說——包括我自己——那次的活動完全超乎預期。我們在里斯本的相聚令 人嚮往,那是一次真正更新的體驗,激發出光明與喜樂!
在「恩寵廣場」舉行閉幕彌撒的最後,我宣布了這場橫跨各大洲朝聖之旅 的下一站:2027 年,在韓國首爾。但首先,我想邀請你們,在 2025 年前 往羅馬參加屬於青年人的禧年,在那裡,你們也將成為「希望的朝聖者」。
身為年輕人,你們確實是教會喜樂的希望和人類前進的動力。我願牽著你 們的手,與你們一同在希望的路上前行。我想和你們談談我們的喜樂與希 望,也談我們的悲傷與擔憂,特別是在我們人類大家庭中,所有弟兄姊妹 的悲傷與憂慮(參閱:《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1)。為 2025 禧 年作準備的這兩年期間,我們首先要默想聖保祿宗徒的話:「活出望德的喜 樂」(參閱:羅十二 12),再來默想依撒意亞先知說的:「仰望上主的人,…… 奔走而不疲倦。」(依四十 31)
什麼是喜樂的泉源?
「活出望德的喜樂」(參閱:羅十二 12)是聖保祿給信友們的鼓勵,當時 在羅馬的基督徒團體正遭受殘忍的迫害。宗徒所宣告的「望德的喜樂」, 是基督的逾越奧蹟和復活大能所結出的果實。那並不來自於人類自身的努 力、天賦或技巧的成果,而是源自於人們與基督的相遇。基督徒的喜樂來 自天主,來自我們深知自己被天主深深愛著。
教宗本篤十六世回顧 2011 年馬德里世界青年日的經歷時,曾經問道:「喜 樂從何而來?又該如何解釋?當然,喜樂受各種因素影響。但最關鍵的因 素是相信:我是被渴望的。我有一個歷史性的任務。我是被接納的,我是 被愛的。」他接著說:「無論如何,我們需要感受自己是被無條件接納的。 只有當天主完全接納我,且我對此深信不疑時,我才能明確地知道:即使 在困難的時刻,我的存在是美好的…身為一個人是美好的。信德能使人從 內心深處感到快樂。」(教宗本篤十六世,向羅馬教廷致詞,2011 年 12 月 22 日)
我的希望在哪裡?
青春時期是充滿希望和夢想的時期,得到很多美好事物的滋養,生活因而 變得充實:受造界的燦爛;我們與朋友和摯愛的關係;我們在藝術和文化、 科學和科技的碰撞交流;我們努力為和平、正義和友誼奮鬥;還有更多其 他的美好事物。然而,在我們存活在的時代裡,對於很多人,其中包括青 年們,希望是渺茫的。遺憾的是,許多和你們同年齡層的人,正經歷著戰 爭、暴力衝突、霸凌和各種磨難,他們深陷絕望、恐懼和憂鬱之中,彷彿 身處在一個陽光無法照射進來的黑暗牢籠裡。其中一個很鮮明的徵兆,就 是許多國家裡青年的高自殺率。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如何能體驗聖保祿 所說的喜樂和希望呢?我們很有可能掉入陷阱,成為絕望的俘虜,認為行 善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它不會被任何人看見或認同。我們可能會像約伯一 樣對自己說:「我的希望究竟在何處?我的幸福,有誰注意?」(約十七 15)
當我們面對人類的悲劇,特別是無辜者的痛苦時,我們也會感到困惑,如 同聖詠裡那樣的祈禱,問上主:「為什麼?」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能成為 天主解決問題的辦法之一。我們是按照祂的肖像所造的,我們可以成為祂 愛的標記,這樣的身分,讓我們在看似絕望的情況下,也能帶來喜樂和希 望。我想到電影《美麗人生》,一位年輕的父親以細膩的心思和創造力,努力把殘酷的現實變成一場冒險和遊戲,讓年幼的兒子以「希望的眼光」 看待事物,保護他不受到集中營的恐懼摧殘,守護了他的純真,阻止人類 的邪惡剝奪他的未來。這樣故事並不完全是虛構的!我們在許多聖人的生 命中也看到了類似的故事,他們歷經人性最可怕的凶險,成為希望的見證 人。我們可以想到聖國柏、聖若瑟芬.柏姬達,以及真福若瑟、維多利亞. 烏爾瑪和他們的七個孩子。
教宗聖保祿六世淋漓盡致地詮釋了基督信仰在人心引發這種希望的能力: 「一位基督徒或一群基督徒,在他們生活的團體裡,〔……〕藉著某些超 越世俗的價值觀上,以單純及突發的方式,表現出他們的信德,並在一些 肉眼無法看見和難以想像的事上,呈現出他們的望德。」(《在新世界中 福傳》勸諭,21)
「幼小」的望德
法國作家夏爾.貝璣(Charles Péguy)在他的一首關於希望的詩中開頭, 將信、望、愛三超德比作三姊妹的同行:
幼小的望德在她的兩位大姊旁邊前行,毫不引人注目。〔……〕
然而,這幼小的她,卻一馬當先。
因為信德只看她看見的。
而望德卻看見未來的。
愛德只愛當下的
而望德,她愛的是未來的。
〔……〕
是她令其他兩位前進。
是她率領她們兩位。
是她讓所有的人動身。
(《Il portico del mistero della seconda virtù / 第二美德之神祕的入口廊》, 1977,17~19 頁)
我也深信,望德是卑微、渺小卻不可或缺的。各位想一想,如果沒有望德, 我們該如何生活呢?我們的日子會變得如何呢?望德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 鹽。
望德──在黑夜中的亮光
在基督宗教逾越節三日慶的傳統中,聖週六是希望的日子,在主受難日和 復活主日中間,如同門徒們從絕望到復活喜悅之間的踏足之地──是希望 誕生的地方。在聖週六那天,教會以沉默紀念基督下降陰府的時刻。我們 可以從許多聖像畫中看到光芒四射的基督,祂下降到最黑暗的深淵並穿越 一切。天主不只在我們死亡中的陰影裡憐憫我們,也不只是從遠處呼喚我 們;祂像是一道光明,進入我們在陰府的時刻,祂在黑暗中散發出耀眼的 光芒,「黑暗絕不能勝過祂」(若一 5)。南非科薩語中有一首詩表達得 淋漓盡致:「即使希望已盡,我仍透過這首詩重燃希望。因為我寄望於天 主,我重獲希望。我希望我們能合而為一!大家要堅定,繼續保持希望, 因為好景就近在咫尺。」
如果我們仔細思考,童貞瑪利亞堅定不移地站在耶穌的十字架下,相信「好 景」就近在咫尺,這就是她的望德。瑪利亞是代表望德的女人,是望德之 母。在加爾瓦略山上,她「在絕望中仍懷著希望」(參閱:羅四 18),她 屹立不搖,確信聖子所宣告的復活。聖母瑪利亞以充滿愛德和望德的期盼, 填滿了聖週六的寂靜,她給予門徒們堅信耶穌將戰勝死亡的信心,而最後 邪惡絕不會得勝。
基督徒的望德並非膚淺的樂觀主義,也不是輕信者的安慰劑:而是根植於 愛德及信德,因為天主從不離棄我們,祂永遠忠實於祂的許諾:「縱使我 應走過陰森的幽谷,我不怕凶險,因祢與我同在」(詠廿三 4)。基督徒 的望德並非否定悲傷和死亡;而是慶祝復活基督對世人的愛,祂永遠在我 們身邊,即使祂似乎離我們很遠。「基督本身就是輝耀的希望之光,在我 們的黑夜裡導引我們,因為祂就是『那顆明亮的晨星』。」(《生活的基 督》宗座勸諭,33)
滋養望德
望德的火花在我們心中被點燃之後,仍然會面臨風險,被生活的擔憂、恐 懼和壓力熄滅。火花需要空氣持續燃燒發光,才能成為希望的烈火。而聖 神的微風吹動,孕育著我們的望德。偕同聖神,我們能以多種方式重燃希 望。
望德由祈禱而得到滋養,我們是藉著祈禱來保存並更新望德。我們是藉 著祈禱來保持希望的火花燃燒不息。「祈禱是望德的第一股力量。你祈禱,望德便會滋長並帶你前進」(公開教理講授,2020 年 5 月 20 日)。祈禱 就像登山的過程:從山腳看,太陽可能被雲層遮住,但我們一旦穿越雲層, 太陽的光明和溫暖就會籠罩我們。我們再次發現太陽一直在雲上,即便周 圍的一切看起來幽暗沉悶。
親愛的青年們,當你們感受自己被恐懼、懷疑和焦慮的層層烏雲包圍,看 不見陽光,那時候你們就要追隨祈禱的途徑。因為「若沒有人再聽我說話, 天主仍然聽我說話」(教宗本篤十六世,《在希望中得救》通諭,32)。 讓我們每天花一點時間在天主內憩息,特別是感覺自己快被問題壓垮時: 「我的靈魂,你只安息在天主內,因為我的期望全是由祂而來。」(詠六 二 6)
望德由我們的日常決定而得到滋養。聖保祿宗徒邀請我們活出望德的 喜樂(參閱:羅十二 12),這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作出具體的選擇。我 呼籲大家選擇一種基於望德的生活方式。讓我舉一個例子,在社群媒體上, 分享負面的事情似乎總是比分享激勵人心的事情更容易。因此,我的具體 建議是:每天試著與他人分享一句帶來希望的話語。試著在你的朋友和周 遭每個人的生活中,播下望德的種子。因為「望德是謙卑的,是日復一日 建立起來的美德〔……〕,我們每天都要記住,我們擁有聖神的初果── 聖神透過微小的事情在我們內動工。」(晨間默想,2019 年 10 月 29 日)
點燃望德的火炬
有時候,你們和朋友晚上外出時,在黑暗中,便會使用手機的功能來照亮。 在大型的演唱會現場,成千上萬舉起這種新時代的燭光,跟著音樂節奏搖 擺,那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象。在夜間,光讓我們以新的方式看待事物, 甚至在黑暗中放射照出事物美的一面。基督的希望之光也是如此。我們的 生命從基督那裡,並因著祂的復活散發出光明。有祂同在,我們是以新的 眼「光」看待一切。
我們知道,每當有人向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詢問某些問題時,他總會反問 對方:「你又如何從信仰的眼光看待這件事?」當我們以望德之光看待事 物時,它們就截然不同了。所以,我鼓勵你開始以這種方式看待事物。感 謝天主賜下希望的恩賜。基督徒一旦被天主的希望觸動,他便覺得心中被 一種不同的喜樂充滿。如果我們擁有「信心十足」的望德,即使有挑戰和 困難,且時常發生,我們仍然能勇於面對,因為我們曉得,那些並不是最 終結局,而我們自己都可以成為別人望德的小火炬。
你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這樣的火炬,如果你們的信德變得具體、深耕於 現實及其他弟兄姊妹們的生活。讓我們想想耶穌的那些門徒,有一天,他 們在一座高山上看到耶穌在榮耀的光中改變容貌。如果繼續留在那裡,對 他們來說顯然是一次美好的經歷,但其他人無法分享這種經驗,他們必須 下山。我們也是如此,我們不能逃避現世,而是要愛天主為我們所揀選的 時代──天主會將我們置放在這一時代,一定有祂的理由。我們只有與弟 兄姊妹分享天主每天所賜給我們的恩寵,才會幸福快樂。
親愛的青年們,不要害怕與他人分享基督復活的希望和喜樂!你們要保存 在你們內被點燃起來的火花,但同時要記得贈予別人:你們會發現,透過 分享,那希望的火花會擴大!基督徒的希望不能只是獨善其身,好像在自 我感覺良好,因為希望是要給每一個人的。你們要靠近身邊的朋友,特別 是那些表面上掛著微笑,內心卻因失望而暗自哭泣的人。不要讓自己受冷 漠和個人主義的玷汙:要保持開放,像敞開的渠道一樣,讓耶穌的希望在 你們身處的各地流露擴散,川流不息。
「基督活著。祂是我們的希望,是這個世界最美好的青春活力」(《生活 的基督》勸諭,1)。大約於五年前,在以青年為主題的世界主教會議後, 我對你們說了這番話。我鼓勵大家,特別是所有從事青年牧靈服務的人, 再次閱讀 2018 年的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總結文件》和《生活的基督》宗座 勸諭。現在時機已漸趨成熟,懷著希望,我們開始深思並面對各種情況, 一同努力落實那一次令人難忘的世界主教代表會議。
讓我們把自己的生命完全託付給聖母瑪利亞──望德之母。她教導我們如 何將耶穌──我們的喜樂和希望──承載在心中,並將祂贈與給別人。親 愛的青年們,願你們享受每一步你們所創造的旅程!我透過祈禱繼續陪伴 和降福你們,也請你們繼續為我祈禱!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3 年 11 月 9 日,拉特朗大殿奉獻日
(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Copyright © Dicastero per la Comunicazione - Libreria Editrice Vatic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