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
2025 年普世傳教節文告
在普世萬民中成為懷著希望的傳教士
2025 年 10 月 19 日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2025 年禧年的普世傳教節,核心訊息是「希望」(參閱:《望德不叫人蒙羞》詔 書,1),因此,我選擇以「在普世萬民中成為懷著希望的傳教士」為主題,提 醒每一位基督徒以及整個教會——這個由領了洗的人組成的團體——我們的基本 使命是追隨基督的腳步,成為希望的使者和締造者。我相信,這將是一個恩寵的 時刻,讓我們與那忠信的天主相遇,祂在已復活的基督內使我們「重生,以獲享 充滿生命的希望」(參閱:伯前一 3~4)。在此,我願意指出一些與我們基督信 仰的傳教身分息息相關的面向,好使我們能依靠天主聖神的引領並燃起信仰的熱 火,為教會開啟一個新的福傳時期——一個教會被派遣到陰霾籠罩的世界裡重新 喚起希望的時期。(參閱:《眾位弟兄》通諭,9~55)
1. 跟隨基督——我們的希望——的腳步
繼 2000 年禧年之後,慶祝第三個千禧年的第一個常規禧年,我們的目光依然注 視基督,祂是歷史的中心,「昨天、今天、直到永遠,常是一樣」(希十三 8)。 在納匝肋的會堂裡,耶穌宣告:藉著祂在歷史中的臨在,聖經的「今天」應驗了。 祂表明自己是由父派遣的聖神的受傅者,向世界宣講天國的喜訊,並為全人類開 啟「上主恩慈之年」。(參閱:路四 16~21)
在這神祕的「今天」中——這「今天」將持續到世界的終結,基督始終是所有人 得救的圓滿,特別是對以天主為唯一希望的人而言,更是如此。在基督的塵世生 活中,「祂巡行各處,施恩行善,治好一切受魔鬼壓制的人」(宗十 38),將對 天主的希望重新注入貧困者與百姓心中。除了罪以外,祂經歷了我們人類的一切 軟弱,包括那些令人絕望的關鍵時刻——如在革責瑪尼山園的痛苦和十字架上的 苦難。然而,耶穌把一切託付給天主父,順服於祂為人類所預備的救恩計畫—— 一個充滿希望的和平計畫(參閱:耶廿九 11)。因此,祂成為天主所派遣的希望 使者,也是歷代所有履行天主使命者的最高典範,即使在極端的考驗中仍忠貞不 渝。
主耶穌透過祂的門徒——他們被派遣去訓誨普世萬民,並被祂以神祕的方式陪 伴——承繼祂為人類帶來希望的使命。祂依然俯身照顧貧苦、受難、絕望和受壓 迫的人,並「在他們的創傷上傾注安慰的香膏和希望的美酒」(〈耶穌善心撒羅 滿人〉感恩經)。教會,這個由基督的傳教門徒所形成的團體,忠於她的主及師 傅,延續這項使命,為普世萬民奉獻她的生命。儘管面對迫害、磨難與挑戰,甚 至因其成員的軟弱導致自身的不足與失敗,教會依然不斷被基督的愛催迫,蒙召 在傳教的途徑上與祂結合為一,與祂一同聆聽人類的呼聲,甚至所有受造物等待 最終救贖的呻吟聲。主一直召叫教會跟隨祂的腳步:「不要一個靜止不動的教會, 要一個傳教的教會,在世界的道路上與主同行。」(〈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常務大 會閉幕彌撒講道〉,2024 年 10 月 27 日)
願我們也都受到感召,追隨主耶穌的腳步,在祂內並與祂一起,成為希望的標記 及使者,在天主賜給我們生活的每個地方和境遇中,為所有人傳遞希望。願所有 領了洗的人,都能成為基督的傳教使徒,使基督所帶來的希望照耀世界每一個角 落!
2. 基督徒——在普世萬民中希望的傳遞者和締造者
在跟隨基督的道路上,基督徒蒙召將福音傳揚出去,與路上遇見的人分享具體的 生活處境,從而成為希望的傳遞者和締造者。確實,「我們這時代的人們,尤其 貧困者和遭受折磨者,所有喜樂與期望、愁苦與焦慮,亦是基督信徒的喜樂與期 望、愁苦和焦慮。凡屬於人類的種種,在基督徒心靈內,莫不有所反映。」(《論 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1)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這句名言,表達了歷代基督徒團體的情感和風格,至今 仍不斷激勵著團體的成員,並幫助他們與世界上的弟兄姊妹同行。在此,我特別 想到你們當中的男女傳教士。你們回應主的召喚,前往異國他鄉,讓人在基督內 認識天主的愛。為此,我由衷地感謝你們!復活的基督派遣門徒去向普世萬民傳 揚福音,你們的生命就是對祂的命令所做的明確回應(參閱:瑪廿八 18~20)。 如此,你們成了所有領了洗的人普世召叫的標記,藉著聖神的德能與每日的努 力,在普世萬民中成為傳教士,見證主耶穌賜予我們的偉大希望。
這希望的視野超越了世間轉瞬即逝的事物,並向天上事物開放,使我們現在就能 預嘗。正如教宗聖保祿六世所指出的,教會在天主子耶穌基督內,為所有的人提 供救援,作為天主恩寵與仁慈的禮物。「但這種救援不是只針對物質的,甚而屬 靈的需要,只限於現世生活,完全以現世願望、企求、事物及奮鬥為對象,而是 超乎以上這些界限,以期達到與唯一的及絕對的神體完成共融的地步:此即所謂 超現世的及末世性的救援,而這種救援已於今生開始,在永生內達於圓滿境界。」 (《在新世界中傳福音》宗座勸諭,27)
在這如此浩大望德的催迫下,基督徒團體能夠成為新人性的先驅。在這世界上, 即使在那些最「先進」的地區,也出現嚴重的人性危機徵兆:眾人普遍感到迷惘、 孤獨,漠視年長者的需要,無意對身邊需要幫助的弟兄姊妹付出心力。在科技最 發達的國家,「親近感」正逐漸消失:我們雖然彼此「網路互聯」,卻非真正「相 連」。對效率的過度執著,以及對物質與個人野心的依戀,使我們變得以自我為 中心,缺乏利他精神。然而,若在團體生活中經驗了福音,這福音便能使我們回 復成完整、健康、得蒙救贖的人性。
為此,我再次邀請大家實踐《禧年》詔書(7~15)中所提及的各項善工,特別關 注最貧窮、最弱小、患病、年老及被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社會排斥的人。我們要 以天主的「風格」去行動:以親切、憐憫和溫柔的態度,在具體情境中與弟兄姊 妹培養個人的關係(參閱:《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127~128)。往往是這些 人教導我們,如何懷著希望去生活。透過個人的接觸,我們也能將救主慈悲之心 所流淌出來的愛傳達給他人。我們將意識到:「基督的聖心……最初宣揚的喜訊 所具生氣勃勃的核心」(《祂愛了我們》通諭,32)。藉著從這泉源汲取,我們 便能單純地分享我們從天主所領受的希望(參閱:伯前一 21),也將我們從天主 所得到的安慰帶給他人(參閱:格後一 3~4)。在那既是人性又是天主性的耶穌 聖心內,天主願意向每一位男女的心說話,吸引我們所有人來接受祂的愛。「我 們被派遣,是為了賡續這使命:成為基督聖心和天父慈愛的標記,擁抱全世界。」 (〈對宗座傳教善會大會與會者的演講〉,2023 年 6 月 3 日)
3. 更新希望的使命
面對當今傳遞希望使命的迫切性,基督的門徒們首先蒙召去發現:如何成為希望 的「工匠」、成為那心靈漂泊與煩悶憂苦之人的修復者。
為此,我們需要在每次的感恩祭中,特別是在整個禮儀年的高峰與核心的逾越三 日慶典中,重新汲取復活節的靈修精神。我們藉著聖洗聖事,已進入了基督救贖 人類的死亡與復活,也就是進入了主的逾越奧蹟——這標記著歷史永恆的春天。 因此,我們是「春天的子民」,滿懷希望,並願意與所有人分享這希望。因為「我 們相信並知道,死亡和仇恨並非對人類存在的最終定論」(參閱:要理講授,2017 年 8 月 23 日)。 我們不斷從禮儀慶典與各項聖事所呈現的逾越奧蹟中汲取聖神 的力量,好能懷著熱忱、堅定與耐心,在普世福傳的廣大莊稼田裡工作。「復活 和光榮的基督,是我們望德的水泉。傳教使命是祂交託給我們的,在履行使命遇 有需要時,祂絕不坐視不管」(《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275)。在祂內,我 們生活,並為那神聖的希望作證:這希望「既是天主的恩賜,也是基督徒的使命」。 (《希望是黑夜中的光》,7,梵蒂岡,2024 年)
懷著希望的傳教士,必是祈禱的人,正如可敬的阮文順樞機所言:「懷有希望之 人,必是祈禱之人。」他本人在長期監禁的歲月中,正是仰賴忠信的祈禱與聖體 聖事所獲得的力量,得以持守希望(參閱:阮文順樞機,《希望之路》,第 963 號,波士頓,2001 年)。我們切不可忘記,祈禱是首要的傳教行動,同時也是「希 望的首要力量」。(參閱:要理講授,2020 年 5 月 20 日)
因此,讓我們從祈禱開始,更新希望的使命——特別是以天主聖言為基礎的祈 禱,尤其是《聖詠》,那是一部由聖神親自譜寫的偉大祈禱交響曲(參閱:教宗 方濟各,要理講授,2024 年 6 月 19 日)。《聖詠》教導我們在困境中懷抱希望, 引導我們辨識周遭希望的徵兆,並激起我們永保對「傳教」的渴望——渴望普世 萬民都能讚美天主(參閱:詠四十一 12;六十七 4)。透過祈禱,我們保留了天 主在我們內所點燃的希望火花,並使它成為熊熊烈火,不僅照亮並溫暖我們周遭 的每一個人,更藉著祈禱所啟發的具體行動與態度,將這希望的熱力傳遞出去。
總而言之,福傳始終是一個團體性的過程,正如基督徒的希望本身一樣(參閱: 本篤十六世,《在希望中得救》宗座通諭,14)。這個過程並不止於最初的宣講 福音與領受聖洗,而是透過陪伴每一位領了洗的人踏上福音的道路,逐步建立基 督徒團體,進而持續發展。在現代社會中,對教會的歸屬感從來不是一蹴可幾的。 因此,那傳承並培育成熟信德的傳教行動,便是「教會所有活動的典範」(《福 音的喜樂》宗座勸諭,15),而這是一項需要融合祈禱與行動的工作。在此,我 願再次強調,教會以傳教為使命的共議精神至關重要,宗座傳教善會應促進所有 領了洗的人承擔傳教責任,並對新生地區教會大力支持。我懇請你們每一位—— 兒童、青年、成年人及長者——都以你們生活與祈禱的見證、犧牲與慷慨,積極 參與教會共同的福傳使命。為此,我衷心感謝你們!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讓我們轉向瑪利亞——我們的希望、耶穌基督的母親。我們 將此次禧年以及未來歲月的祈禱託付於她:「願基督徒的希望之光照亮所有男 女,這是天主向所有人傳達的愛的訊息!願教會在世界各地忠實地為此作見 證!」(《望德不叫人蒙羞》詔書,6)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5 年 1 月 25 日,聖保祿宗徒歸化慶日
(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Copyright © Dicastery for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