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mText
  • A
  • A
  • A
pdf
PDF generation in progress.....
AR  - DE  - EL  - EN  - ES  - FR  - IT  - PL  - PT  - SQ  - ZH_CN  - ZH_TW

教宗良十四世

第 40 屆世界青年日文告

2025 年 11 月 23 日

「你們也要作證,因為你們從開始就和我在一起。」(若十五 27) 

親愛的青年朋友們!

在我首次以教宗的身分向你們致意之際,我想向你們說一聲:「謝謝!」感謝你們在 青年禧年慶典時蒞臨羅馬,以你們的臨在帶給全教會喜樂;也感謝世界各地透過祈禱 與我們相聯的青年們。那是一個更新信仰熱火、分享心中望德的珍貴時刻。為此,我 們要使那時刻並非僅是一場單獨的活動,而是成為你們每一位在信仰生活上向前邁進 的一步,並持續鼓勵著你們為信仰作見證。

這也正是我們將於 11 月 23 日基督君王節所慶祝的本屆世界青年日的核心動力,其主 題為:「你們也要作證,因為你們從開始就和我在一起」(若十五 27)。我們作為一 個懷著希望的朝聖者,藉著天主聖神的力量,裝備自己成為基督勇敢的見證人。讓我 們開始這趟旅程,邁向 2027 年在首爾舉行的國際級世界青年日。為此,我願以兩個重 點陪伴你們默想「見證」的意義:我們與耶穌的友誼——這是從天主所領受的禮物, 以及我們在社會裡投身於締造和平的使命。

朋友——因此是見證人

基督徒的見證源自於與上主的友誼,真實經驗到那為救贖眾人而受難並光榮復活的 主。這份見證,不能混淆為一種意識形態的宣傳,而是人內心改變的開始,使人關注 社會。耶穌選擇稱門徒為「朋友」。祂向他們顯示天國,邀請他們與祂同行,成為祂 的團體,並派遣他們去宣講福音(參閱:若十五 15~27)。因此,當祂向我們說「作 我的見證人」時,祂也肯定我們為祂的朋友。祂完全了解我們是誰,以及我們為什麼 在這裡:祂了解你們青年人的心,了解你們對不義的不平、對真理與美的渴望、對和 平與喜樂的追尋。祂以友誼親自陪伴、聆聽、激勵、引導你們,召叫你們邁入嶄新的 生命。

耶穌的目光就在我們前方,祂始終都尋求我們的益處(參閱:谷十 21)。祂不是要我 們成為祂的僕役,或某個政黨的活躍分子,而是要我們以朋友的身分與祂在一起,使 我們的生活因這份友誼而更新。見證就自然地從這份獨一無二的友誼所帶來的喜悅與 親近中產生。這份獨特的友誼使我們與天主共融;這份信實的友誼使我們重新發現自 身以及他人的尊嚴;這份永恆的友誼是死亡也無法摧毀的,因為它源自那死而復活的 上主。

讓我們反省聖若望宗徒在第四部福音結尾所傳遞給我們的訊息:「為這些事作證,且 寫下這些事的,就是這個門徒,我們知道:他的作證是真實的」(若廿一 24)。福音 先前所有的敘述總結為「見證」,充滿感恩與驚歎,這是出自一位從未透露姓名、卻 自稱為「耶穌所愛的」的門徒。這稱號反映出一種關係:它不是個人的名號,而是與 基督之間那親密連結的見證。這正是聖若望宗徒所重視的:成為主的門徒並感受祂的 愛。由此我們明白,基督徒的見證是在信德與愛德中與耶穌同在所結的果實;在耶穌 內,我們找到人生的救恩。聖若望宗徒所記載的,也包含你們在內,親愛的青年們: 基督邀請你們跟隨祂和坐在祂身旁,好能傾聽祂的心,親近並分享祂的生命!你們每 一位都是祂「所愛的門徒」;正是由這份愛展現出為祂作見證的喜樂。 

另一位為福音勇敢作見證的人,是耶穌的前驅洗者若翰;他來「是為作證,為給光作 證,為使眾人藉他而信」(若一 7)。儘管他在民間頗有聲譽,他卻深知自己只是一 個指向救主的「聲音」,因此,他呼喊說:「看,天主的羔羊!」(若一 36)。當時 他便明白自己的身分。他的榜樣提醒我們:真正的見證人不追求成為舞台的中心,也 不強迫他人追隨自己。真正的見證人謙卑而開放內心,尤其能超越自我——也就是擺 脫成為眾人注目焦點的心態。因此,他們能自由地傾聽、理解,也能在任何人面前說 出真理,即使是在擁有權勢的人面前。從洗者若翰身上,我們學到基督徒的見證既不 是推銷自己,也不是對我們靈性、智慧或道德能力的褒揚。真正的見證,是在耶穌顯 現時認出祂並指向祂,因為祂是唯一能拯救我們的那一位。洗者若翰在罪人中認出耶 穌,看見祂融入於普遍的人類中。為此,教宗方濟各屢屢強調:若我們不走出自我與 舒適圈,若我們不靠近那些貧困和感覺自己被排除於天國之外的人們,我們便無法遇 見基督,也無法為祂作見證;我們會失去接受福傳與福傳那份甘甜的喜樂。 

親愛的朋友們,我邀請你們每一位繼續在聖經中辨識耶穌的朋友與見證人。在閱讀福 音時,會發現他們都是在生活中,藉著與基督真實的關係發現了生命真正的意義。事 實上,我們內心最深處的疑問不會因為毫不中斷地滑手機而被傾聽或解答;手機吸引 了我們的注意力,卻讓我們身心疲憊,內心空虛。若我們將內心最深處的疑問局限在 自己內心或狹隘的圈子裡,我們就無法走向遠處。只有當我們願意跨出自我,才能實 現我們內心真實的渴望。

見證人——因此是傳教士

故此,親愛的青年們,在聖神的助祐之下,你們便能成為基督在世上的傳教士。你們 的許多同儕正面臨暴力,被迫拿起武器、與心愛的親人分離、被迫遷徙或逃亡。也有 許多人缺乏教育與生活所需的基本資源。而他們都與你們一樣,正在尋找生命的意義, 但在尋找中並沒有安全感;他們也承受著社會與工作上日益沉重的壓力,面對家庭危 機的困難,感受發展機會受限的痛苦,甚至為過往犯下的錯誤而懊悔。你們可以支持 其他年輕人,與他們同行,並向他們指出:天主在耶穌內已親近每一個人。正如教宗 方濟各時常提醒我們的:「基督以行動顯示了天主的親近、憐憫和溫柔。」(《祂愛 了我們》通諭,35)

當然,為信仰作見證並非易事。在福音中,我們常見到群眾對耶穌既有接受,也有拒 絕,呈現出明顯的張力:「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決不能勝過祂」(若一 5)。同樣 地,作為門徒暨見證人,也會親身經歷被拒絕,甚至遭受暴力行為的反對。上主並未 隱瞞這一痛苦的現實:「如果人們迫害了我,也要迫害你們」(若十五 20)。然而, 這恰好成為實踐最高誡命的機會:「你們當愛你們的仇人,當為迫害你們的人祈禱」 (瑪五 44)。這也正是自教會初期以來,殉道者們以生命所實踐的見證。

親愛的青年們,這些並非只是過去的歷史。直至今日,在世界許多地方,基督徒與善 心人士仍遭受迫害、欺騙與暴力。或許這樣的痛苦經驗也曾在你們身上留下痕跡,使 你們一度被誘惑,想以牙還牙,採取攻擊性的態度回應那些反對你們的人。但我們要 記得聖保祿的睿智勸勉:「你不可為惡所勝,反應以善勝惡。」(羅十二 21)

所以,你們不要氣餒:就像眾聖人一樣,你們也蒙召在面對困難與阻礙時要以望德堅 忍不拔。

兄弟情誼作為和平的紐帶 

基督的友誼乃是在我們內心聖神的恩賜,一種具有兄弟情誼的生活方式也就從中流露 出來。那些與基督相遇的青年,無論走到何處,都帶來這情誼的「溫暖」與「味道」, 4 凡與他們接觸的人,也會被吸引進入一個嶄新而深遠的境界,這境界由無私的親近、 真誠的憐憫以及純真的溫情所構成。聖神使我們能以嶄新的眼光看待鄰人:在每一個 人身上,我們都能看見弟兄姊妹的影子!

在我們心中的基督友誼激勵我們作出兄弟情誼與和平的見證,使我們擺脫冷漠與靈性 生活的怠惰,幫助我們克服封閉的心態與猜疑。我們的見證也使我們互相聯結,驅使 我們共同投身於不同的社會服務,從志工到使「政治有愛」的活動,以建立人人皆可 共享的嶄新生活條件。你們不要跟隨那些利用信仰言論製造分裂的人;相反地,你們 應該組織起來,為能消除不平等的現象,促進立場兩極化和受壓迫群體的和解。為此, 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傾聽內心天主的聲音,克服自私,成為積極締造和平的工匠。 這份和平,是復活主所給予的恩賜(參閱:若廿 19),將透過那些心懷聖神的見證人, 使其在世上得以彰顯。 

親愛的青年們,面對世界的苦楚與盼望,讓我們將目光專注在耶穌身上。當祂在十字 架上受難時,將童貞聖母瑪利亞託付給若望為母親,也將若望託付給她為兒子。這份 至高無上的愛的禮物,是給每一位門徒,也是給我們每一個人。我邀請你們接納這份 與聖母瑪利亞——滿懷摯愛與諒解的母親——的神聖聯結,並特別透過誦念玫瑰經來 培養這份關係。如此,在生命的每一個情境中,我們都將體驗到自己從不孤單,因為 我們始終都是蒙天主所愛的兒女、被祂寬恕、並受到祂鼓勵。讓我們以喜樂的心為這 一切作見證!

教宗良十四世

梵蒂岡,2025 年 10 月 7 日,玫瑰聖母紀念日

 

 

(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